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自治区档案馆开展革命烈士后人陈楚三口述史料采集和红色档案征集工作

作者:董鹏来源:发布时间:2025-05-19点击数(73)

小小麻雀,叽叽叫叫,飞来飞去,飞到我们监牢;飞过高墙,飞过树梢,再飞飞到我爸爸住的监牢。小麻雀,带信到......这是83岁的陈楚三老人应邀到自治区档案馆开展口述史料采集时,用那略带颤抖而又饱含深情的声音唱起了当年的狱中儿歌《小麻雀》。这首儿歌,是陈老儿时和十多名革命烈士的孩子一起被关押在国民党新疆监狱时,毛泽民烈士妻子朱丹华在狱中编写的。

陈潭秋.jpg

陈老一直保存的陈潭秋烈士年轻时照片



近日,自治区档案馆开展对陈潭秋烈士之子陈楚三的口述史料采集和红色档案征集工作。陈楚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潭秋烈士之子,生活在革命大家庭之中,通过周恩来、董必武等革命先辈的描述,历经多年对党史文献的研究和家族记忆的整理,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面对史料采集时摄像机的镜头,回忆瞬间就翻开了尘封的往事,历历在目。其父亲陈潭秋烈士在新疆工作期间,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在面对盛世才的迫害时,也是始终坚守气节,即便在狱中遭受酷刑也未曾屈服,展现了共产党人头可断,血可流,志气不能丢的铮铮铁骨。陈楚三虽已年过八旬,讲述其父亲陈潭秋烈士的光荣事迹时仍饱含深情、思路清晰,回忆父亲牺牲经过时眼里充满泪花、声音哽咽,让现场的工作人员为之动容。

微信图片_20250515103001.jpg



陈老在观看自治区档案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时感慨道:父亲和无数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希望通过他的口述和档案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峥嵘岁月,激励新时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随即,陈老主动向自治区档案馆捐赠自己多年保存的一批珍贵史料,包括陈潭秋烈士在苏联共产国际工作期间的中文版简历和自传等数字化副本以及老照片,这些极为珍贵的史料都是陈楚三前往俄罗斯社会历史档案馆查到的,均为陈潭秋烈士亲笔所写。此次采集的口述史料和捐赠的文献,填补了新疆红色档案中一些历史细节的空白,同时,为研究抗战期间的新疆革命史提供了多维视角。

微信图片_202505151030041.jpg


开展对陈楚三的口述史料采集与档案征集工作,不仅是新疆红色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更是对革命先烈精神的崇高敬意,并为办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疆档案文献展”提供了宝贵资料。下一步,自治区档案馆将采取抢救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广泛性传播的举措,用档案征集+口述历史+影像记录的方式创新开展档案征集工作,进一步丰富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用红色档案讲好革命先烈奋斗史,滋养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上一篇:缅怀革命先烈 践行初心使命
下一篇:AI赋能 智启兰台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 All Rights Reserved.

通讯地址:乌鲁木齐市天鹅湖路567号 邮编:830000

备案号:新ICP备11003108号-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56号

本站访问总量: